清代的江南织造,也称“江南三织造”指清代宫廷设在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处专为“上用”、“官用”制作绫罗绸缎的织造机构,直属清宫总管内务府管辖。在江宁营建皇家织造始于元代,明、清两代沿袭。江宁织造是清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占领江南后在明朝织造旧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又陆续营建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其官员全由皇帝亲自委派,多为亲信要员。开始为一年一更换,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三年一轮换。
清代的江南织造是朝庭为加强丝绸交易管理,在江南地区设置的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局,由内务府派遣专人管理,官阶为正五品。虽然官阶不大,但是江南织造的权力不小,不仅仅负责丝绸交易的管理,还承担着监视江南士子和地方官员的职责,堪称皇帝派出的“大内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