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的造字原因:从造字法看,渺属于形声字。
渺
淼 miǎo
〈形〉
(1) (形声。从水,眇( miǎo )声。本义:水面辽阔)
(2) 同本义 [(of an expanse of water)vast]
四际渺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浩渺(形容水面辽阔);渺冥(渺远);渺弥(水流旷远的样子);渺漭(水势辽阔的样子);渺绵(水流不断的样子)
(4) 遥远;邈远;渺茫 [remote;vague]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5) 又如:渺茫(辽阔的样子;模糊不清;虚妄无凭;难以预期;没有把握;空虚);渺莽(烟波辽阔无际的样子);渺无人烟(一片渺茫,没有人家);渺漠(广漠无际)
(6) 微小;藐小 [small;insignificant]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7) 又如∶渺无影响(没有一点儿踪影);渺小(藐小;微小);渺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渺”是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三水,会水大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淼”。异体作“渺”,从水,眇声。如今规范化,以“渺”为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