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出于西汉废帝时王吉的《奏疏戒昌邑王》。本来不是对联,只是后世化用做对联。
有:
上联:言宜慢心宜善;
下联:眼莫高手莫低。
或:
上联:言宜慢心宜善;
下联:志要低才莫疏。
补充:
原文后边是: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太简单了。根据“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论,哑口无言最沉稳,闭嘴即可。
根据“言宜慢心宜善”论,反应迟钝或言语怠慢,都能佐证你善良;别秒懂,别秒回,或干脆不理,都是善良而沉稳的表示。
补充:我是在与文友谈笑风生,对联对诗,反应过于敏捷时,被个别接不上话茬的朋友训诂“人稳不言”的,可以想见其心态。
哦,对了,至于觉得林黛玉以“放屁”一词骂贾宝玉轻薄,是林黛玉“其实是个泼妇”的铁证,把林黛玉定为大观园祸害之首的,也是此类聪明友。此类友欣赏袭人式的“做人”,对薛蟠类男激赏(打死冯渊强抢香菱那是本事,男儿当自强嘛),对王熙凤的擅于弄权心驰神往,对贾元春的娘娘命艳羡不已,对作者曹雪芹不屑:写书有什么用,我是只看电视剧的。
再补充,难得藉此提问吐个槽:-D——
日常谈资永远是东家长西家短。聊天惯以很“实在”的样子获得你的信任,探问到你的一点家私为你做人“靠谱”。一转身,以你的私事去兑换他人的私事。如此这般“做人”,也就难怪见我笔耕不辍,话题不愿囿于鸡毛蒜皮,至于转帖训诂了,题目类似《人稳不言,水深不语》。
多么希望这类聪明朋友也懂反省,闭上八婆嘴,看看九州景,知道写作与玩嘴的质别呢。
所以,终于做不成好朋友。普通朋友也为难,我自选择远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