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写的一套专门用于图书分类和编目的标准,它对图书进行细致的分类,方便读者查找、借阅和归还图书。
中图分类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和字母组成,一般为4位数字,加上一个字母作为分类号的补充。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大类,第二位数字表示中类,第三位数字表示小类,第四位数字表示分类。中图分类号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以符合图书的具体特点。总的来说,中图分类号的位数比较短,但分类细致,非常适合图书馆的使用。
中图分类号
1.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2.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一般文章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可标识2~3个;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分类号之间用分号隔开。每篇文章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排在中图分类号之后。本刊论文的文献标识码有3个:A为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为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为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