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在古代别称(古代考取功名的雅称)

功名在古代别称(古代考取功名的雅称)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7-28 19:39:53

功名在古代别称

元起初称为“状头”

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功名在古文中哪个词代替:蟾宫折桂

古代把名列第一比喻成“桂林之一枝”,后世便用“折桂”指科举及第,现也指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蟾宫折桂本意是攀折月宫桂花,古人用以比喻科举得中。在古代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

蟾宫,即是嫦娥所住的广寒宫,据说由蟾蜍幻化而成。另外传说广寒宫中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晋书•郤诜传》中:“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说晋武帝有一天在东堂接见大臣,问大臣郤诜自我感觉如何。郤诜将自己比喻成月宫中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此后,人们便常常用月宫桂枝来形容有才能的人。

隋朝之后,科举制度开始。因为每年的乡试一般都在刚好在八月,因此人们便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挖苦宝玉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