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最早在北魏时期就出现了类似米线的食品,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粲”和“粉饼”的制作方法。但是当时的这类米制品只流传于盛产稻米的江南地区。之后的南北宋时期,出现了类似米线的“米缆”。
云南地区的米线是随着“元跨革囊”,由元代人平定云南时传入的。明代,沐英受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征讨云南,他招引南京等地百姓来云南屯田,提升了云南的稻米产量,也推动了“米缆”向现代“米线”发展。此时期的米线在制作方式和食用方法上与贵州省、广州省的卷粉、河粉基本没有区别。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
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
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
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