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孟之间、孔孟之道、梁孟相敬、孟母三迁、优孟衣冠、孟浪从事、孟诗韩笔。
孟
mèng ㄇㄥˋ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兄。~女(长女)。~孙。
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春(农历正月)。
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行。~浪。
4. 勉力:~晋(勉力求进)。
5. 姓。
孟母三迁
释义: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优孟衣冠
释义: 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很穷;优孟穿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模仿孙叔敖的神态动作;楚庄王终于感悟;封赠了叔敖之子。后指登场演戏;也指假扮成古人或模仿别人。
季孟之间
释义: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孔孟之道
释义: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孟诗韩笔
释义: 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衣冠优孟
释义: 春秋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王受到感动。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指登场演戏
孟浪从事
释义: 孟浪:言语轻率不当,处事鲁莽。处事草率,不加思考
梁孟相敬
释义: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每岁孟夏
释义: 每年初夏。兄弟姐妹中居长弟的称孟。引申开来,一个季节的开头也称孟,如孟春,孟夏。
孟嘉落帽
释义: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
孟加拉人
释义: 南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和印度,另有少数分布在尼泊尔等国。约1.65亿人(1985年)。讲孟加拉语。在孟加拉国的信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信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工业。
孟姜女调
释义: 民间曲调。即四季调。也叫唱春调。详“四季调”。
邹孟轲母
释义: 鲁国邹邑人邹孟轲的母亲,被称为孟母。
孟什维克
释义: 俄文原意为“少数派”。1903年7月,在选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时,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以后,该派勾结国内外反动派,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消灭。
孟公投辖
释义: 孟公,陈遵 的字,西汉 杜陵 人。
孟加拉湾
释义: 印度洋东北部海湾。面积217.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海湾。洋流随季节变化,冬季向西流,夏季向东流。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
孟博登车
释义: 东汉范滂,字孟博。曾以清诏使巡察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事见《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后因以“孟博登车”为有志治世之典。
七擒孟获
释义: 公元225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叛,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兵征抚,采取攻心策略,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还,使之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孟公孟姥
释义: 传说中的船神。
优孟马谏
释义: 庄王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这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
孟仲叔季
释义: 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