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堂一词的由来(食堂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吃食堂一词的由来(食堂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7-31 22:45:30

吃食堂一词的由来

" 吃食堂"的由来是"食堂"一词最早见于晋代。

食堂,旧时寺院或公堂中的会食之所。 如: 晋法显《佛国记》:“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

唐赵璘《因话录·徵》:“每公堂食会,杂事不至,则无所检辖,惟相揖而已……又序行,至食堂门,揖侍御史。凡入门至食,凡数揖。”


饭堂古时叫伙房、膳房,今也叫食堂,常见于学校、公司、工厂和军营,是大量人群集体用餐的地方。古代食堂,标准名称为“公厨”。古代食堂雅称还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天子请客,俗称“天厨”;“百司官厨”是指不在出席朝会范围内的其他在京官吏,都在本部门公厨享用工作餐;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厨档次较高,简称为“堂厨”。

在各级地方及中央各有关部门的派驻机构,将食堂称为“县食堂”、“判曹食堂”、“孔目院食堂”、“节度使院食堂”等

" 吃食堂"的由来是"食堂"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是旧时寺院或公堂中的公食之所。

晋代高僧法显《佛国记》记载:"入食堂食会,威仪齐肃,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钵无声。"这是僧人午斋过堂时,要注重礼仪,吃饭要"止语、正身、端坐"。唐朝诗人柳宗元《新食堂记》也有这方面的记载:"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于县内之右,始会食也。"这里的"食堂"是指政府官员们吃饭的地方。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