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该是水霉病。病鱼感染水霉菌后,其体表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菌丝逐步扩展后,鱼游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消瘦死亡。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由于低温冻伤引起。
防治方法:注意操作,勿伤鱼体,越冬池的水温要控制在15℃以上;每立方米用10克的孔雀石绿浸洗鱼体或鱼卵;用3%-4%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每毫升用1毫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用0.4‰的食盐与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这鱼是水质过浓,透明度过低,有害病菌及寄生虫滋生并大量繁殖,危及鱼类。防治:1,勤换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5-30公分内,水质过肥换水,过瘦,根据水质的需要施放发酵后的有机肥。2,水体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5克调成水溶液全池泼洒,或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0.3克兑水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