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以下是文言文版的叙述:
孟子曰:“故曰:‘孟母三迁之教’。”
孟母,字叔姬,齐人也。其孟子将学,问校于母。母操笔书曰:“心尚吾未尝见也。”
后三迁,去之鄙邑,入于卿大夫。其孟子已成人,所学者礼乐,用必有所见闻矣。母曰:“居不由俗,非礼不动;言不由讳,非教不说。吾闻之也:去尘去垢,濯濯乎明乎。”
孟子长于政事,南游齐楚。齐威王以孟子为相,国中大治。孟子归,闻初平王将以燕伐齐。乃上谏,燕王卒不敢敌。
夫人有不肖者,其所以失之者,必不出其童年;童年有所失,必不治其教。孟母教之以至于是,岂有它哉?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