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阻挡南北气流的运行,以致南北坡的水热状况有一定差异,尤以冬温最为明显。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
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性栽培植物比较多。例如瑶山(属于南岭)以北的坪石,1月均温为7.5℃,而山南乐昌为9.5℃;萌渚岭以北江华1月均温为7.3℃,而岭南连县高达 9.5℃。南岭山地间的低谷和垭口是北方寒潮南侵的通道,故岭南冬季仍可受到寒潮威胁。
南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由于溯源侵蚀结果,有些地段的分水岭已经十分低矮狭窄,而且出现河流切穿分水岭脊的现象。珠江水量丰富,加以侵蚀基准面低,故溯源侵蚀呈向北发展的趋势。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岭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时运季风气候,雷州半岛一带,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以广东省为例,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时数载1450小时-2300小时之间。岭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风向不如冬季稳定。因全年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争艳,各种果实终年不绝。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森林植物也为动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岭南动物种类较多,是全国动物最繁盛的地区之一。
地理面貌
岭南地貌因在历次地壳运动中,受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且山地较多,岩石性质差别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岭南河流众多,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长,径流量丰富等特点,这些河流绝大多数源自西北部、北部和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岭南最大的河流珠江,是中国第五长河,流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