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汉族和蒙古族不能通婚 但为什么王保保的父母是例外(元朝蒙古人的后裔分布在哪些国家)

元朝时汉族和蒙古族不能通婚 但为什么王保保的父母是例外(元朝蒙古人的后裔分布在哪些国家)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8-24 03:28:01

元朝时汉族和蒙古族不能通婚 但为什么王保保的父母是例外

规定了当时国内分为四个等级,但是没有规定不许通婚,而且元朝对汉族大姓非常倚重,例如元世祖称董俊之子董文炳为董大哥,元成宗又称董文炳次子为董二哥,其亲昵可知,而且四个等级主要是政治权利上的,经济上处于第四等级的汉族地主甚至可以买卖第一等级的蒙古奴婢,家仆严格说王保保是个汉人与维吾尔人的混血儿。

  《明史》列传第十二写道:“扩廓帖木儿,沈丘(今天的河南一带)人。本王姓,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甥也。察罕养为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王保保的父亲是一个姓王的汉人,母亲是察罕帖木儿的姐姐(维吾尔人),他从幼年到1361年一直叫王保保,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他身份的全部.

  因为察罕没有子嗣,所以他从王保保孩提时期就收为养子,这就是王保保从外甥到养子身份的转换。察罕让王保保既受汉人的教育,又让他受蒙古人和维吾尔人的教育.使王保保身材魁伟,颇有英雄气质,虽然王保保承受了多重文化遗产,

  察罕本身的汉学修为也很高,曾经参加元朝的科举考试,并且中过举人。

  1361年,察罕派他运送迫切需要的粮食到京师.他受到当时皇上妥懽贴睦尔的接见,并被赐予蒙古名字“扩廓帖木儿”,这是他以蒙古名字取代汉名“王保保”的开始.

  王保保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仕元的汉人(特别是读书)一样,既完全认可自己人的汉人身份,又完全认可自己元朝臣子的身份。或许这是因为,政治和民族在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看来,根本就是两回事儿。(至少他们觉得应该是两回事。)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