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姒姓,伊氏,名挚,有莘国(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一说山东省曹县),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
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去世,卒年100岁,以天子之礼陪葬于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霍光(?-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霍光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长美。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忠诚勤恳,持心公正,勤劳国家。汉武帝临终时,授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汉昭帝继位,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册封博陆侯。汉昭帝去世,拥护并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女儿为汉宣帝第二任皇后。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4月21日),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按照相国萧何故事,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两年后,霍氏图谋造反,毒害许平君皇后母子事发,全族坐罪处死。
伊尹是商朝开国元勋,帮助商汤打败夏桀。伊尹担任商朝丞相,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等五代。
传说,太甲继承王位后不贤德,伊尹把太甲放到桐宫(成汤墓葬之地)守墓三年,反省过失,朝政由伊尹与诸大臣代为执政。三年后,太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伊尹到桐宫接回太甲,还政于太甲,太甲终成一代明君。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弟弟。汉武帝临终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汉昭帝驾崩,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仅仅27天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罪过千余”),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刘贺,另立汉武帝之曾孙刘病己为汉宣帝。被废后的昌邑王成了著名的海昏侯(他的墓葬2011年在江西南昌被发现)。
汉宣帝登基后,霍光表示要还政于汉宣帝,但汉宣帝没同意,还是什么事情都先报霍光,再报皇帝。但是,霍光在世时,已和汉宣帝有矛盾,只是没撕破脸。霍光死时,享受了和萧何一样的待遇,哀荣备至。不过,霍光死后没几年,霍家就因为谋反被满门抄斩,霍光女儿霍成君(汉宣帝皇后)也被废。
作为臣子,直接废掉君主,但最后又还政于本朝皇帝的,在三国之前只有伊尹、霍光这两例。从表面看,他们废掉不称职的皇帝,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皇帝世代社稷更稳固,他们自己并没有私心,因此被历代史书所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