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烛燃烧时,会将蜡烛芯附近的蜡融化。融化后的蜡烛油,一旦遇到杯中的冷水,立即冷却并凝固,就像一堵围墙把蜡烛芯和水隔离开来,而中间未与水接触的蜡烛油则继续供蜡烛燃烧。在火焰低于水面后,水会把逼向蜡筒的热量迅速带走,所以蜡筒就能保护火苗一直燃烧。
水起到关键的冷却作用,使靠近水的蜡烛不会因蜡烛芯的燃烧而融化,这样水被未燃烧的蜡层隔在外面,保护着中间的蜡烛继续燃烧。随着蜡烛不断燃烧,蜡烛芯的位置越来越低,烛火就慢慢燃烧到水面下,于是出现了“水火相容”的现象。
燃料比水轻(密度小),会浮在水面上 一般油/酒精等其他可燃物再跟水混合之后,由于自身密度较小,比水轻,这时这些易燃物会浮在水面上,而水面上正好有充足的氧气供给及火源,所以此时的燃料有火源,有氧气供给,自然会着,另外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火源+空气(氧气)+易燃物,三者缺一不可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