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用处就是把它当做装饰品。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第二个用处,由于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且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商时代,出现了最早的货币——贝壳。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故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等。
古代用贝壳作为货币。原始社会末期,为实现物品交换,人类开始以物换物,牲畜、兽皮、布帛、海贝、珠玉等实物货币开始出现。
古代用贝壳作为货币。原始社会末期,为实现物品交换,人类开始以物换物,牲畜、兽皮、布帛、海贝、珠玉等实物货币开始出现。
人类进化过程中,货币在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演变的促使下应运而生,原始社会没有现在的科技,所以那个时候流通的货币形式跟现在相比,是迥然不同的。祖先们也有他们的智慧,牲畜、珠玉、布帛、兽皮、海贝等被用来作为实物货币。
随着当时生产力的提高,为了迎合人们商品交换的需求,避免交易的混乱和不公,贝币出现了。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人们首次使用贝壳作为商品交易的桥梁。
商代实行的朋贝制度方便了人们换算。用绳索把贝壳串成一串,两串为一朋,一朋包括五块大海贝或者十块小海贝。海贝作为流通的货币,成了衡量商代王公贵族地位权势的参照物。例如考古发现了七千多枚贝币出现在河南殷墟妇好的墓葬中,由此可见这位商王的王后财力之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