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虽难不知其一”意思是虽然知道很难,但还是不知道其中的一点。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句是“已矣乎?吾未及见也。不得其正,与正复何言?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已矣”。这句话是孔子在回答子贡关于他是否知道如何治国的问题时说的。孔子认为,治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掌握治国的正确方法,因此不敢妄言治国之道。但是,他仍然愿意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希望能够帮助别人掌握治国的正确方法。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诲人不倦、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也体现了他对治国之道的谦虚态度。
“了虽难不知其一”是出自《庄子》的一句话,其中“了”指的是真、理、道等抽象概念, “难”则表示不易悟、不易得到。整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认知真理不易,但只要悟得其中的一点,就能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这样便能逐渐理解更深的真理。
也就是说,只要在学习和探究思想上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并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和思考经历,就能够慢慢领悟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真理,从中受益,开阔我们的智慧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