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口”,这是钓鱼人的行话,可以理解为鱼的吃口,经常可以看到钓鱼人打招呼:“有口没有?”,就是在问鱼吃饵的活跃度。
所谓有口无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鱼闹,啄食鱼饵,浮漂有动作,提竿却是空钩。还有一种情况是提竿时机没把握好,提竿空钩了。
而所谓有鱼无口,是指鱼觅食活跃度低,基本不咬钩。
有口无鱼”和“有鱼无口”,这里的口是指鱼的吃口,也可理解为浮漂的动作。我们在日常垂钓中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浮漂有动作提竿却不中鱼;也有浮漂没有动作,提竿换饵时却意外中鱼。出现这两种情况往往会影响渔获。很多钓友归结为饵料原因,更改饵料状态或味型,但情况依然。

解决办法是上推浮漂,改钓灵为钓钝,也就是改变两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上钩饵触底下钩饵躺底、两钩饵均躺底、八字环触底、铅坠触底或躺底,随着不断上推浮漂会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在实际垂钓中逐渐上推浮漂,直到能有口提竿中鱼为止。
也就是钓友们常说的见到实口。
再说有鱼无口,一般是因为调钓过顿,比如子线躺底,鱼吞食饵料后不能触动线组,浮漂没有信号,另外就是水底有酱层或草丛,饵料落到里面鱼根本无法吃到。

当你没有看到浮漂有动作提竿中鱼或经过判断,像鱼泡、小杂鱼突然逃离等现象确认窝点进鱼时,而看不到吃口,那么就要改钓钝为钓灵,下拉浮漂,利用浮漂的浮力使两钩饵在水底状态发生改变。
一钩饵轻触底,一钩饵悬空;两钩饵都悬空,呈钓浮状态,也是在逐渐下拉浮漂的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状态,同样是逐渐下拉浮漂直到能看到浮漂有动作,提竿中鱼为止。

在浮漂浮力不足以使两钩饵都悬浮时就需要更换吃铅量大点的浮漂来实现,另外经过调整后浮漂的杂乱动作会增多,我们要学会放口,主抓有力下顿的浮漂动作,才能提高中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