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激起千层浪”作为歇后语来说,肯定是要具备两个特征,一个是这句话应该是在歇后语的后半句,另一个是这个,歇后语运用了谐音手法。
具体的说,这个歇后语还原后应该是这样的:
池塘里抛石头——一石(时)激起千层浪。
这里的“石”就是谐音“时”,而前半句是歇后语的引子,后半句才是要表达的实际意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惊动五洲四大洋。”和“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1、
(1)“一石激起千层浪,惊动五洲四大洋。”出自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二十五回。
(2)拼音:yī shí jī qǐ qiān céng làng,jīng dòng wǔ zhōu sì dà yáng。
(3)解释:扔一块石头到水中掀起千层浪花,惊动了五大洲四大洋。比喻一句话或某一细小行动,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4)造句:甲骨文的发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惊动五洲四大洋。",一时收集研究甲骨文成为经、史学、小学界的热点。
2、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此句是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注意是评价,《春江花月夜》中没有这句。最早出于何处无考证,但主流说法为“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解释:一块石头能够激起千层的浪花,两根指头能够弹出天籁之音。比喻很小的力量能做出很大的事情来。
造句: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验证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