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阿”修饰动词、形容词的句子,一般起疑问语气副词的作用,相当于在句末使用疑问语气助词“吗”(苏州话习惯用“阿”不用“吗”)。这可能是现代汉语中少有的特例。具体用法又分多个类型,表达的意思也有微妙的差异。如:
1、表示一般询问情况或意见的:阿去上海?(去上海吗?去不去上海?)
2、句末加“了”,表示询问结果的:小王阿结婚了?(小王结婚了吗?小王结婚了没有?)
3、表示测度性的:小李这几天愁眉苦脸的,阿是有啥思想问题?(小李~,难道有啥思想问题?)
4、实际用作非疑问语气,带“阿是”、“阿要”的句子则近似于感叹句:我了解他的实力,阿是这次考试他又是第一名!(我~,果然这次考试他又是第一名!);阿要想不到,张科长辞职下海了!(简直想不到,张科长~!)
回"苏州话阿"通常是苏州人在交谈中的语气助词,类似于普通话里的"啊"或者"吗"。
它没有什么实际含义,只是表达一种语气和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