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于7月18日印发了《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4%左右,将惠及全省168.27万名退休人员。
具体来说,企业退休(职)人员(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五七工家属工、被征地农民),以本人2021年12月份的基本养老金(含12月份办理退休手续人员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0.8%;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以同类人员2021年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0.8%。其中,企业退休(职)人员按参保单位所在地确定的一至五类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按地区类别分别增加3元、4元、5元、11元和16元。
此外,对于正常退休和提前退休的人员,具体的退休金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中,正常退休的人员年龄达到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连续工龄(含折算工龄,下同)10年的应当退休;提前退休的人员包括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因病或非因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50岁,女45岁,连续工龄10年;特殊工种(井下、高温,高空、特繁工种、有毒有害工种)男55岁、女45岁,连续工龄10年。退职的人员则包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退休(职)人员,还包括了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五七工家属工、被征地农民等特殊情况。具体待遇请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当地相关部门。
7月21日,甘肃人社厅财政厅发布了《2023年养老金调整通知的具体标准》。甘肃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和去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和看点?哪类老人将会更受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是定额调整,定额调整是针对所有退休老人的一项调整,主要体现的是养老金调整的公平公正原则。不过,因为今年国家制定的养老金涨幅为3.8%,比去年有所降低,所以今年大多数的地区,也都降低了定额调整的额度。而今年甘肃也是如此,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甘肃省定额调整额度是33元,比起2022年的38元,下降了5元。这对于广大的退休人员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利的消息。
除了定额调整的额度有所降低之外,甘肃省今年在工龄挂钩的调整上,也有所下降。
具体的细则为:工龄在15年及以内的部分,每人每月可增加22元;工龄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2.3元。除此之外,如果是五七家属工,或者是被征地的农民,每人每月可增加22元。
不过,虽然定额调整与工龄挂钩的调整比例,都有所下降,但在与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挂钩上,却是有所提升,达到了0.9%,相比去年,这部分上涨了0.1%。虽然上涨的不多,但对于养老金水平更高的老人来说,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值得注意的是,甘肃省在于基本养老金水平这一项调整上,和其他地区还是区别比较大的。其他地区基本都对所有的退休人员,使用的一样的调整基数。而甘肃省,则根据退休人员的类别不同,使用不同的调整基数。其中,企退人员以本人去年12月养老金为基数;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则以2022年同类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基数。
这种方式,其实是变相的提低控高。因为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往往高于同类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的。所以让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用同类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作为调整基数,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养老金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