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含义不同: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或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含蓄、婉转的文字进行曲折的表达。而实际笔法则是指直接、客观地记录事实或表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运用方式不同:春秋笔法注重用笔的曲折和含蓄,通过文字的表面含义进行暗示和引导,使读者从中领悟到作者的真实意图。而实际笔法则更注重直接、明确地表达思想或事实,文字平实、客观,不含糊其辞。
表达效果不同:春秋笔法通过婉转、暗示的文字表达方式,使得文章具有更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同时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而实际笔法则更注重直接传递信息,使得文章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之,春秋笔法和实际笔法在含义、运用方式和表达效果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春秋笔法更强调文学性和暗示性,而实际笔法则更注重直接性和客观性。
《春秋》记史的笔法与《史记》不同。司马迁明确指出:”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但《春秋》的“微言大义”并不意味着其“言”是失实的。张京华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良史’、‘实录'代表了古代史学的基本原则,‘微言大义'则是代表了古代史学的最高境界。
”也许正因如此,《左传》才会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复制全选快速搜索能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