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地位及影响(西游记在中国影响力有多大)

西游记的地位及影响(西游记在中国影响力有多大)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10-10 02:03:30

西游记的地位及影响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小说名著之一,在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首先,它在我国小说史上开拓了神魔小说的新领域。我国最初的长篇小说是宋元人说话艺术中的“讲史”,历史小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创立阶段的唯一品种。虽然那些历史小说中也夹有神仙鬼怪的超人间现象的情节,但只是起穿插、渲染的作用。最早将神魔故事从历史故事中独立出来的是元人的《西游记平话》,即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的前身。然而,只有吴著《西游记》才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使神魔小说这一品种臻于成熟,从而确定了神魔小说在长篇小说中的独立地位。

其次,《西游记》在我国长篇小说史上开拓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我国古代早期长篇小说绝大多数是以历史生活为题材,主要倾向是写实的.而吴承恩以他独特的艺术趣味,突破了这种题材领域,大胆地发扬了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通过夸张、幻想、变形、象征等手法,开拓了一个变幻奇诡、光怪陆离的新的艺术境界,以此寄托理想,抒发愤感,折射现实,从而成功地创造了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西游记》还用玩笑态度和游戏笔墨,对世态炎凉、人性缺陷进行了嘲讽,使作品具有诙谐幽默的风格和椰榆讽刺的特点,对我国讽刺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西游记》的启迪影响下,明清两代的小说创作别开生面地出现了一大批神魔小说,给广大读者以奇幻的艺术感受。虽然这些神魔小说大多数没能汲取《西游记》创作的精华,但像《封神演义》《西游补》《东度记》《女仙外史》等,其基本创作精神还是与《西游记》相通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另外,《西游记》故事在清代还被编为戏曲搬上舞台,甚至还出现了《升平宝筏》那样大型的连台本戏;一直到今天,西游故事仍然活跃在舞台、银幕、屏幕上,为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第三,《西游记》的影响,还表现在续书方面。《西游记》的出现,引起明清两代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和关注。特别是一些小说家,在《西游记》的启发和感染下,按照各自的创作心理来接续西游故事,因而出现了真复居士题的《续西游记》,天花才人评的《后西游记》,董说的《西游补》,无名氏的《天女散花》等续书。 这四部续书,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与原书接桦之后又别开生面地去展现自己独特的故事,都与原书互相扣合而又不落巢臼,不粘不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续书。这一类有《续西游袒》和《后西游记》。

《续西游记》一百回,今存同治七年(1668)渔古山房刻本。此书的作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清人袁文典纂辑《明滇南诗略》卷一“兰茂”条上有眉批云:“《续西游记》所言乃佛氏要旨,而取世所谓邱翁《西游记》取经之事,续其东还所历,与梅子和《后西游记》别是一种,然皆以文词通俗而传。”兰茂,字廷秀,号止庵,石羊人。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卒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如果《续西游记》为兰茂所撰,则此书比吴承恩《西游记》早一百多年,因此,又认为此书是续古本《西游记》,而非吴本《西游记》。毛奇龄《西河全集·季诡小品制文引》又说:“季诡为大文,久已行世”,“今读《西游续记》,犹舌桥然不下也。”二季诡为明末清初人。两说相去甚远,迄无定论。

《续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在西天取到真经以后,保护经卷送回长安的经历。据说经卷能消灾释祸,增福延寿,所以妖魔都想得到“真经”,这样,续书的主要矛盾就不是妖魔要吃唐僧肉,而是要抢经卷。为了保护经卷,佛祖特命灵虚子与比丘僧暗中护送。一路上,抢夺经卷的妖魔虽然没有《西游记》中登场的多,但作者也下了一番苦心,充分发挥了艺术的想象。这个故事的描绘当然也似空中楼阁,但是它也有一点事实根据,就是取经有去必有回,来路即归路,有去时之艰危,必有还时之磨难.此书虽偶有对人间世态的讽刺揶揄,但情节简单,缺乏文采,还常夹有道德说教,艺术成就不高。

《西游记》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西游记》由于它的奇诡幽默的艺术特色,由于它的主人公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品质和特征,而被更多的外国朋友所喜爱。早在本世纪初的第一个年头,西方汉学研究先驱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文学教授H·贾尔斯所著的《中国文学史》专辟一章,评介了《西游记》及其作者。1913年蒂莫西·理查德出版了一本题为《赴天堂之使命》的书,是《西游记》最早的英译本。以后陆续有人把《西游记》译成俄文、捷克文,以及英文简译本。到了1983年,由芝加哥大学的文学和宗教学教授余国藩翻译的《西游记》四卷本全部出版,终于使整个英语世界的读者得以欣赏《西游记》全书的风貌。可以说,《西游记》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