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土色,当然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面,指脸面,属于人物神态的基础。“如土色”,表示失去了平常的润色,这就是神态。
附解释:
面如土色:形容脸失去了平常的润色。形容惊恐至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近 义 词:面如灰土
面如土色是神态描写。
面如土色,意思是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至极。是形容一个人因为惊恐而神情木然,因此是神态描写。面如土色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指惊恐。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频。”
面如土色近义词:面无人色,汉语成语,拼音是miàn wú rén sè,意思是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成语出处:《汉书·李广传》:“广为匈奴所败,吏士皆无人色,广意气自若。”
面如土色反义词:面不改色,汉语成语,拼音是miàn bù gǎi sè ,形容遇到突发事件时神态自若,从容镇静。出自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