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在水汽条件、含水量、暴雪的致灾性和降水相态预报难度上存在着不同。
1、水汽条件不同。
北方水汽条件不如南方好。因为冷空气是干冷的状态,干冷空气与湿暖空气相遇才会产生降水。北方有些地区可能雪很深,但积雪往往是多场降雪累积而成的。而南方不缺湿暖空气,因此通常一下雪就下很大,20毫米降雪在南方就是“小case”。
2、含水量不同。
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状如鹅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实并不高。南方通常是湿雪,形态不大,但含水量大,积雪是“压实”的状态。因此,在南方,10毫米的降水转化为降雪可能不到10厘米。不过,我国的降雪预报预报的并非积雪深度,而是降水量。降水量与积雪深度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积雪深度还取决于地表温度会不会导致雪融化等。
3、暴雪的致灾性不同。
致灾性与抗灾能力有关。冬季北方降雪是常态,因此任何建筑,哪怕是临时建筑,都要考虑承压能力。如果基础建设没有考虑降雪因素,降雪致灾性便会加大。就设施农业而言,要么将设施做坚固,要么在有积雪时去除雪。当农户既没有考虑设施的积雪承载力,又不在产生积雪时采取预防措施,就必然遭受灾害。对于暴雪,北方有相对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南方在应对暴雪时,可能存在扫雪除冰设备原料、人力等方面资源储备不够的问题。
4、降水相态预报难度不同。
只不过冬季南方降水相态在多数情况下都十分复杂,雨、雪、冰粒、霰以及混合态的雨夹雪这几种相态都有可能出现甚至同时存在,还可能在数小时内发生连续转换。对于某一次过程,无论是降雨还是降雪,亦或是雨夹雪,其降水量级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