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罕坝沙漠在动物地理上属华北、东北和蒙新三个动物区系的交汇处;在植物地理上,不但是内蒙古、东北和华北三个植物区系的交汇处,而且有西北和达乌里成分,因此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兽类11科,25种;鸟类27科,88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国家二级5种,省级2种。国家保护动物兽类有马鹿、黄羊等;鸟类有灰鹤、苍鹰、红脚隼、黑琴鸡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猪、猞猁、狍子、艾虎等;鸟类赤麻鸭、绿头鸭、环颈雉、骨顶鸡等。
塞罕坝沙漠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沙漠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沙漠周围的动物种类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适应沙漠环境的动物存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狼:狼是塞罕坝沙漠周围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它们通常生活在沙漠边缘地带,以猎杀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2. 狐狸:狐狸也是塞罕坝沙漠周围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它们通常生活在沙漠草原和灌木丛中,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为食。
3. 蜥蜴:塞罕坝沙漠周围的蜥蜴种类较多,包括沙蜥、荒漠蜥等,它们可以在高温和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存。
4. 蛇:沙漠周围的蛇种类也比较多,包括眼镜蛇、响尾蛇等,它们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和其他爬行动物为食。
5. 鸟类:塞罕坝沙漠周围的鸟类种类也比较丰富,包括雕、鹫、秃鹫、沙鸥等,它们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为食。
需要注意的是,沙漠环境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许多动物都采取了适应沙漠环境的特殊生存方式,如存储水分、在夜间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