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场生物安全模式是一种旨在保护猪场免受疾病和病原微生物侵害的管理体系。以下是一些比较出名的猪场生物安全模式:
1. 荷兰猪场生物安全模式:荷兰是全球养猪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猪场生物安全模式也备受推崇。荷兰猪场生物安全模式注重猪场选址、建筑设计、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综合措施,通过减少外部病原菌的入侵和内部病原菌的传播,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2. 丹麦猪场生物安全模式:丹麦也是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其猪场生物安全模式注重疾病预防和猪群保健,通过加强饲料管理、水源控制、疫苗接种等方面的措施,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国内猪场生物安全模式:国内猪场生物安全模式也备受关注,一些大型猪场和养殖企业开始注重生物安全管理和疾病预防,通过加强猪舍消毒、人员管理、饲料管理等措施,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铁桶”防非继续迭代升级,通过宣贯、检查、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扎实了防非能力,为公司养猪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猪事业获得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计2021年生猪出栏量还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在实施“铁桶模式”生物安全时,张从林先生发现“铁桶模式”在防非上只有硬件措施有效还不够,要加上落实人为管理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当前解决好人的问题更为关键。
空间防非
2020年扬翔在原来的“铁桶”防非基础上,提出“空间防非”管理,即将猪场分为4个区:一是核⼼区,二是重要区,三是问题区,四是外围区。各区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区域内责任到⼈,谁的地盘谁负责,在完善人员“到岗到位”上着力,在“抓落实出效果”上下功夫,实现关关有人把、事事有检查、人人有责任。
同时各区域内管理实行三不交叉的做法:饲养管理一批人马、出栏销售一批人马、粪污处理一批人马,维修改造一批人马,区域之间人员不乱串,各分区内的工具和物品专用,相互间绝对不允许交叉。并且做到有监管人员进行监督,严格窜班。
出台了“封场补贴”等激励制度细则,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只有用有效的制度管理保证猪场的安全,才能确保猪场产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防非过程中更深层次、要求也更高的“软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