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园子的规矩

戏园子的规矩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1-21 09:19:05

戏园子的规矩

台上规矩

不许“阴人”开搅:演员不能无故变动台词,随意增减动作,必须按规定的台词、动作行事。

不许“蹲活儿”:演员、场面和后台所有人员,被派某活儿后,临场故意不到,俗称“愣蹲”。

不许“扒豁子”:又称“扒豁口”,或者拆人台。即大家同演一戏时,其中一人偶然出错,他人还需为其遮掩、弥补。故意揪人的错,使演员的错误更加暴露,就叫“扒豁子”。

不许误场:即演戏时不许迟到,或该上场时而未上场。

不许笑场:演员在台上,受某种原因影响,不该发笑而发笑。

不许看场面:演员在台上不许乱看场面,这有对场面不满之嫌。

不许看后台:演员在台上不许看后台,这样会分散精力。

不许顿足:台上除非有规定动作,不许随便顿足,这有骂人之意。

开戏前不准动响器:戏未开场,台上不能有响器声音。因为一动响器,会影响演员化装和进入状态。

后台规矩

1、除唱丑者外,演员忌坐大衣箱,坐大衣箱者罚。(传说戏曲艺人属“梨园弟子”,祖师爷乃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神像”放在大衣箱内,坐上去则意味着玷辱祖师爷)

2、除鼓师外,忌坐“九龙口”。戏谚曰:“九龙口,不准坐,服装穿破不穿错”。九龙口即打鼓的座位,从开戏至散戏,打鼓者始终不得离开。如有事离开,也必须等替者来了,才可起身。

3、后台忌打伞、下象棋。后台打伞,意味着戏班要散(伞);下象棋要“别象眼”、“别马腿”,意味着演出不吉利。下象棋时“你走”、“我走”、“红走”、“黑后走”等话寓意不详。

4、不许说梦字。戏班中凡遇“做梦”二字,都要用“打黄梁子”代替。

5、不许两足击箱。因箱中有各神仙面具,击之不敬。

虽然这些规矩看起来有的合乎情理,有的匪夷所思,但它们都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规矩的存在,反映了戏曲艺人行走江湖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时又何尝不是他们对观众负责、对职业敬畏的写照呢?江湖弥漫,正是因为了有了这些规矩,一个戏班才能在俯仰间生存。星汉璀璨,正是怀着敬畏之心,戏曲这门艺术才会在明暗中得到延续。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