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圮读音是tuí pǐ
解释:
坍塌。出处有如下:
①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暮抵一古废兰若,相与投宿,墻屋颓圮,寂无人声。”
②《明史·毕懋康传》:“二闸创自 永乐 初,日久颓圮,急宜修复。”
③1986年《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自癸卯霖潦之后,城垣颓圮,城楼雉堞崩剥殆尽。”
④阿英 《津平日记选》:“屋似前 民国 所建,已颓圮。”
⑤戴望舒《雨巷》:“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⑥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胡公去狐》:“时室空已久,颓圮殊甚,即令完葺之。”
败坏。出处有如下:
①唐 罗隐 《谗书·梅先生碑》:“ 汉成帝 时,纲纽颓圮,先生以书谏天子者再三。”
②宋 梅尧臣 《吊李膺辞》:“痛 汉 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③宋 朱熹 《山北纪行》诗:“百世踵谬讹,彝伦日颓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