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首 词语解释
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
螭兽头部形貌的雕刻,通常刻于钟鼎、彝器、印章、碑首、石阶、石柱等处,作为装饰之用。
《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合,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螭为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于传说中的蛟龙类。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
残碑,汉语词汇。拼音是cán bēi,指残缺的碑石。
词语出处
唐·苏颋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宋·王安石 《破冢》诗:“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宋·黎廷瑞 《贺新郎·落星寺》:瓦老苔荒钟鼓陋,斑剥残碑无几。想此处、阅人多矣。
宋·刘子才 《兰陵王·赋胡伯雨别业》:残碑藓痕积。记当日清游,夫君题墨。
明·王偁 《黄陵庙》诗:“剥尽残碑无可问,春山唯有鹧鸪啼。”
清·陈维崧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清·陈维崧《游顾龙山》诗:“闻说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