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1、伏羲、女娲、神农 2、伏羲、祝融、神农 3、伏羲、神农、共工 4、伏羲、神农(炎帝) 、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4、少昊(黄帝之子)、颛顼、帝喾、尧、舜 5、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四种说法因《尚书》而流行。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坂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打败蚩尤,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