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是一种纤细的小线虫,成虫为白色,前 细后粗,肉眼勉强可以看见。成虫长1。4〜1。6毫米,雌虫长3〜 4毫米。旋毛虫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耐低温,零下12°C可 生存57天,盐腌和烟熏均不能杀死肉块中的幼虫。
70°C以上可 将旋毛虫杀死。本病存在着广泛的自然疫源,多种哺乳动物可以感染,其中以 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常见。 本病流行有很强的地域性,往往在一个 省多集中分布于某个地区,同一乡的各村间可表现从无感染到严重感染的差异,形成了疫源点内恶性循环和随疫源的流动而向外散播。
旋毛虫为多寄主寄生虫,其成虫寄生于宿主的小肠,幼虫寄 生于同一宿主的肌肉。当人或动物吃了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肉 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钻人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内,经 1。 5〜3天即发育为成虫。
性成熟的雄雌虫交配后。雄虫死亡, 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淋巴间隙中产幼虫。大部分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胸导管,经前腔静脉流入心脏,然后随血流散布全 身。横纹肌是旋毛虫幼虫最适宜的寄生部位,其他如心肌、肌肉表面的脂肪,甚至脑、脊髓中也曾发现过虫体。
刚进人肌纤维的 幼虫是直的,随后迅速发育增大,约经7〜8周逐渐卷曲形成包 囊,约6个月后包囊增厚,囊内发生钙化。钙化后幼虫的感染力 下降,包囊内幼虫生存时间由数年到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