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点美术天赋 怎么培养好呢

孩子有点美术天赋 怎么培养好呢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6-13 09:52:37

孩子有点美术天赋 怎么培养好呢

看到我经常分享女儿的一些画作,不少朋友在问:孩子画得不错,有没有经验分享?

回想这两三年来对女儿绘画兴趣的培养,经验是谈不上,但方法还是用了一些的。

我们会一起玩“超级变变变”游戏,灵感是从小时候看的一本《卓娅与舒拉》中得来,具体操作附在文末。

我也常观察女儿的画作,找出她潜藏的需求,及时调整养育方式。我猜,这些改变女儿也能感受得到,这让她对绘画更有好感。相关链接同样附在文末,可以点击查阅。

一起了解绘画对孩子的好处吧:

首先,有利于孩子精细动作的发育,对于小宝宝,这点更为重要。哪怕只是简单的一个点、一个圈、一个波浪线,都是孩子探索手部动作的杰作。

其次,孩子想要将看到的画下来,就必然要学会仔细观察,找出物体的主要特征。而不断绘制的过程,又会促进其审美的提升,有利于人格的发展。

最后,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孩子用语言表达不好的情绪、感受等,都可以通过画笔进行释放和宣泄,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家长想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就要对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心中有数,对照孩子所处阶段,给予正确引导:

1

无意识涂鸦期

顾名思义,孩子就是在“乱画”,毫无章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如果你给支笔,他可能会满墙、满地乱画。但这是孩子探索“眼、手、脑协作”的重要过程,也是兴趣启蒙的关键时期,不要过分压制。

如果不想孩子在墙上或沙发上留下墨宝,那就主动提供一个可以乱画的空间。我当时是和女儿说好,可以在地板和玻璃门上画,给她买可水洗的彩笔,无论怎么画,事后用湿毛巾一擦就全没了。因为给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至今我们家的墙面都是干干净净的。

2

涂鸦期

孩子的画开始貌似有些章法了,但成人绝对看不懂。

这个阶段孩子用笔不灵活,心中的想法也不具体,所以画面都非常抽象,但对孩子来说,这些线条和图案都是有意义的。

这是女儿2岁半时,在台历上涂鸦,已经出现了封闭的线条。

我很少去打断女儿的创作,有时她眼睛都快贴纸上了,我实在忍不住,就默不作声,直接上手纠正,然后尽快退回原位,不做过多干扰,尽量让她全神贯注。

3

象征期

孩子的画开始能看出一些意思了,但我们常会猜错。

这个阶段,孩子绝对是有思想了,只是不能很写实的画出来,更多时候是用些特征性图案来代表。画面缺少构图,想哪画哪。

女儿快3岁时画的,她说是草地、河流和一只兔子。

这个小人,是女儿3岁半时画的。两根棍子就代表腿,两个圆圈就代表胳膊,一个太阳就是头。

这个阶段,孩子画画都很“写意”,家长不要在细节上多做要求,尤其不会要打击孩子说“画的不像”,更不要教孩子简笔画,那都是对他们积极性与想象力最大的扼杀。

4

图示期

即便很有想象力的画,也完全能被成人看懂。

孩子开始对画面有整体安排,空间意识增强,写实感增加,人物、情节等都有体现。

这是女儿快4岁时画的,已经能看出水面以下和水面以上的空间区别了,蝌蚪、蜻蜓、荷花都比较真实了。

这个阶段很多孩子的绘画能力已经不错了,兴趣也多半养成,想进一步学习就需要送专业机构了。

这是女儿第1次上绘画课的作品,一只带棒球帽的蝌蚪,老师教了她物体间的“遮挡关系”,所以水草和蝌蚪的前后关系,表现的比较清楚。

绘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有的家长在孩子涂鸦期或象征期时,因为孩子画得“乱七八糟”,就断定他们缺少绘画天赋,这是不负责任的。

孩子的发展有他自己的节奏,有的孩子会在前几个阶段停留比较长的时间,看起来像是一直没有进步,缺少能力,但很可能只是孩子在蓄积能量,等待日后的爆发而已。家长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上,只要孩子是享受的、是有意愿的,就说明,绘画已经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高兴。

在日常的陪伴和引导中,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让你的孩子对绘画更加有兴趣、有信心、有力量。

下面的几个注意事项,你需要了解:

1

“像不像”不重要

我见过这样的妈妈:

孩子画了个小兔子,正准备涂颜色,妈妈看见了赶忙制止“你怎么能用红色呢?兔子都是白的你不知道吗?”

孩子赶紧换了支白色的笔,正要画,妈妈又喊“你用白色涂能看得出来吗?这是白纸!”

孩子又换了支绿色笔,“这颜色也不对啊!好好想想,用哪个笔才对?”

孩子摇头想不出来,迟迟不愿动笔。

毕加索说“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可见在孩子随心所欲的创作面前,成年人眼中的“像不像”“对不对”根本不那么重要。

一味强调,不仅会让孩子有挫败感,更会禁锢他们原本丰富的创造力。

2

正确点评孩子的画作

当孩子拿着自己的画给你看,期待着表扬时,你怎么做?

是简单一句“画的不错”吗?听起来很敷衍。

或者说“你画的小狗真可爱,我都想摸摸它了!”

万一孩子告诉你“我画的是小熊”,怎么办?

掌握两个原则:一鼓励孩子自己做介绍,说出画面的内容。二认可孩子努力绘画这一行为本身,重过程,轻结果。

注意图中红线圈出的部分

女儿有一次给我看她的画,我看不出那个圆圈代表什么,于是我说“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来完成这幅画吧(认可她努力的过程)。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部分呢(让孩子主动介绍)?”

女儿说“我最喜欢小狗!”我点头认可说“我也觉得小狗不错,它的头上有个什么?(让她自己说出画面内容)好像很特别的样子(认可她的想象力)。”

女儿说“那是一个转动的螺旋桨,这样它就能飞上天了!”“哦,螺旋桨转动起来的确就是这样,你观察得真仔细!”

这样“有来有往”的互动式点评,会让孩子备受鼓舞,认为自己的画能被大家看懂,很有成就感。

当然,如果还能加一些专业性指导(很遗憾我不懂绘画),孩子一定会更加受用。

3

帮助孩子提升能力

绘画是对孩子眼、手、脑协调能力的考验,能力较弱的孩子,绘画过程中总会体验到挫败感,自然兴趣不高。所以帮助孩子发展精细动作,尤其是手部动作十分必要。

最基本一点就是,尽早让孩子学会握笔。年幼的孩子都习惯抓握,就是最初握勺子时的方式,如下图:

要让孩子尽早学会握笔,就要从纠正孩子握勺习惯做起。2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习惯了正确的握勺,很容易就能过度到熟练的拿笔。

另外多和孩子一起搭建积木、拼插乐高、制作彩泥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增加手部及腕部肌肉力度。

早前我也鼓励女儿在这样的涂色书上涂色,一些细小部位的着色对幼儿来说很有挑战,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和力度,增强孩子对画笔的掌控感。

另外孩子的视野也需要不断开阔。家长要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去户外观察大自然,大到一整片树林、草地,小到一片树叶、一只蚂蚁,都值得细细观看。

阅读绘本时,也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书中色彩及线条的使用。只有看得多了,头脑中才能产生出画面,拿起笔来才会“妙笔生花”。

4

提供良好的绘画环境

生活离不开仪式感,绘画也一样。给孩子设计一个绘画墙,或预留一个专门存放画笔的绘画角,都能让绘画成为一件很特别的事。

姥姥为女儿设计的绘画墙

画笔、画纸的选择也不能马虎,不仅要安全无毒,还要定期更换,确保每一支画笔都有颜色。年纪小,用笔不熟练的孩子可以选择油画棒,显色度高,下笔顺滑。

大一点就可以选择水彩笔了,最好是可水洗的,方便家长打扫,笔杆要选粗细适中的,方便孩子抓握。

另外水彩、水粉、水墨等,对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绘画方式,瓶瓶罐罐的非常有趣,家长不要嫌准备起来太麻烦哦。

除了这些,还可以启发孩子用各种物品作画,快递盒里的泡沫包装纸、喝完的牛奶瓶盖、赠送的一次性小勺、小区路边掉落的树叶,都可以成为绘画创造的好材料。

附赠超值互动小游戏:

“超级变变变”

小时候看《卓娅与舒拉》时,书中的一家人常玩一种绘画游戏,我将它改良,并搬到了生活中。

初级版:先画一个图案(可以是圆圈、方块、梯形,甚至一个点)和孩子一起,一人加上一笔,看看最后会成为什么?

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要在游戏中做主导,孩子主要负责猜大人的画作,再添上些“有的没的”。

进阶版:同样先画一个图案,让孩子想象,可以加些什么线条,让图案变成其他东西。

一开始如果孩子画不好,家长可以帮忙画主体部分,让孩子添加细节。

后面,可以让孩子画主体部分,家长来添细节。

也可以由家长来决定,要将图案变成什么,孩子来动笔。

比比看,谁想到的东西更多,谁画得更好。

提升版:孩子画一幅画,家长和孩子一起,提意做怎样的修改,让画面更有趣。

有一次,女儿画了一只坐在地上的小狗,我提意加上一个肉骨头,让小狗变成正在吃饭的狗。

女儿想想说,可以在狗屁股旁边加一陀“粑粑”,就成了正在拉粑粑的狗。

我们大笑,最后,还增加了滑板车,变成了一边吃、一边拉,一边玩滑板的狗。

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绝不是为了成为画家,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多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多一重眼光独到的审美,多一份与众不同的气质,如此而已。

希望家长都能始终以赞美的眼光,欣赏孩子的涂鸦,以支持的态度,肯定孩子的创作,这样孩子就一定能在绘画中找到快乐,获得成长。

(文字图片转自超级育儿师)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