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像没法比较好坏。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但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对生命系统形成了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由此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峰目标。
“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峰”。
今年的7月份,在欧盟宣布碳中和计划之前,已有3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包括墨西哥、马尔代夫等,此后中国、日本、韩国接连提出碳中和目标。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就是占全球GDP75%、占全球碳排放量65%的国家开始碳中和。
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十三五"期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重点领域节能工作进展顺利,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进展顺利。
对于碳达峰目标,中国正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而碳中和的目标,就不仅仅只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碳中和目标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这对全球产业链的重组、重构都有深刻影响。比如:苹果手机要实现碳中和,那么,负责组装的企业要实现碳中和,为其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环节要实现碳中和,为其提供芯片的企业也实现碳中和,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碳中和。这就会对产业链形成一个新的标准。而全球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形成国际标准。
“碳中和”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开始结束,一个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