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
所需原料要选择含铁量高、粘性适度、可塑性强的粘土,一般还要在粘土中加羼和料(石英、长石、砂石粉末、草木灰、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强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提高成品率。
原料配制以后,须进行粉碎,以减少其中的颗粒度,使坯泥细腻。
捏练和陈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后工序,以增强坯泥的可塑性。
二是坯体的成型和修饰。
成型方法主要有手制法和轮制法两种,手制陶器最常见的是泥条盘筑法。
先将泥坯搓捏成泥条,由底部螺旋向上盘绕,直至口沿,用手和木拍里外抹平,便制成了各种器型。
小型陶器则可用手直接捏塑而成。
某些特殊的器形(如鬲)往往采用局部模制的方法。
轮制法是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陶车上,两手随着轮盘的转动,塑拉出器形。
再经打磨修饰,便成为待烧的坯体。
坯体晾干后,才能入窑焙烧。
如制彩陶,需在焙烧前先上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