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日前,世界上人工饲养的狐有两个属,即狐属和北极狐属及这两个属的变种狐。狐属中有银黑狐、赤狐及各种彩狐;北极狐属中有北极狐(又名蓝狐)。芬兰北极蓝狐和彩色北极狐。
1、狐属
1.1银黑狐
银黑狐又名银狐,原产于北美洲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它是赤狐在野生自然条件下的毛色突变种。因此,它的体形外貌与赤狐相同,只是毛色人极大的差异。银黑狐的吻部、双耳的背面、腹部和四肢毛色均为黑色;背部和体侧呈黑白相间的银黑色,也有褐色的。在此背部和两侧部分有密布的白色针毛,银色的毛被是由针毛的颜色决定的,针毛的颜色其基部为黑然,接近毛尖部的一段为白色,而毛尖部为黑色,因为白色毛段衬托在黑色毛段之间,从而形成华美的银雾状。针毛的白色所处的位置(深浅)和比例,决定了毛被银色强度。绒毛为灰褐色,尾尖为白色。目前,野生银黑狐较小见,而人工养殖较多,己成为世界各国养殖的产要品种。
1.2赤狐
赤狐颜面长,吻尖,耳直立,体修长,四肢稍高(比北极狐),尾较长,为体长的一半以上。被毛以棕红色为基本毛色,但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差异较大。背部毛色棕黄或棕红色,双耳背面及四肢为黑色。尾蓬松,上部毛色为红褐带黑色,尾尖为白色。目前赤狐饲养的很少,但赤狐是各种彩狐基因库,即各种彩狐之源。从市场服装需求看,可适当养一些,以适应不同客商对不同颜色的需求。
1.3各种彩狐
赤狐在人工饲养过程中,通过杂交不断出现新的毛色突变种,即称彩狐。除银黑狐外,还有巧克力狐、珠狐、白金狐、蓝宝石狐、棕色狐、白化狐、白脸狐、日光狐、乔治白狐、北极大理石狐、金晖狐等等。这些狐的体形与赤狐、银黑狐相同,饲养繁殖亦相同。
北极狐在长期人工饲养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订报的突变种,如影狐、北极珍珠狐、蓝宝石狐等。这些彩狐除毛色具有品种特征外,体型与北极狐基本上相似。
北极珍珠狐是北极狐的隐性突变型,被毛尖端呈珍珠色,鼻镜为粉红色。
蓝宝石北极狐为蓝色北极狐隐性突变种,被毛呈浅蓝色。
影狐是蓝色北极显性突变种,影狐的背部、额部、肩部的被毛有斑纹,其他部位均为白色。当显性基因纯合时,可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因此,不能纯种繁育,现在所见到的影狐均为杂合个体。
白狐为蓝色北极狐的隐性变种,幼狐毛色呈灰褐色,冬天为白色,绒毛灰色。
白化北极狐是蓝色北极狐的隐性突变种,毛色为白色,裸露的皮肤及黏膜为谈红色,生命力弱。
2、北极狐属
2.1北极狐(蓝狐)
北极狐比赤狐、银黑狐体型略小,吻短,耳宽而圆;四肢也短,体态圆胖;被毛丰厚,针毛短而稀,绒毛稠密,以适应寒冷气候。北极狐原产于北欧、亚洲和北美高纬度地区,台阿留申、库曼多、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等地。
北极狐在野生条件下有两种毛色:一种为浅蓝色型,常年保持较深的颜色,因此有蓝狐之称;另一种冬季为白色,也叫雪狐,其他季节毛色变深。
2.2芬兰北极蓝狐
芬兰北极狐是1996年开始,从芬兰引进到中国饲养的超大型狐。目前占中国现养的北极狐2~3倍,体质为松驰型,皮肤具有皱褶,皮张延伸率为活体的72%,毛皮利用率高。芬兰北极狐毛绒稠密,针毛匀称平齐,蓝色有光泽,生产的商品皮张普遍能达到“00—0000”号皮,是一个好品种。这种巨型狐是芬兰培育成的,地理纬度、日照、气候和饲料条件,还需要有一个驯化过程。用芬兰北极狐改良中国小型北极狐,是首选品种。中国从1996年到现在己改良到5~6代。芬兰狐与本地狐杂交都采作人工授精技术。
2.3彩色北极狐
北极狐在长期人工饲养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突变种,如影狐、蓝宝石北极狐、北极珍珠狐、白色北极狐、蓝星狐和白金狐等。这些彩狐体型与北极狐相同,只是毛皮颜色有差异,繁殖、饲养方法与北极狐相同。
扩展资料
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左右,食物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实际上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性格机敏胆小,常在古代神话中以"狐狸精"出现,虽在远古也曾作为图腾,但从不出现于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与狡诈鬼祟相关联。多年来,狐妖狐仙,在各种小说及趣闻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妖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