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双钩躺底容易脱钩(怎么知道双钩是躺底还是离底)

为什么双钩躺底容易脱钩(怎么知道双钩是躺底还是离底)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2-24 02:52:50

为什么双钩躺底容易脱钩

问题一、钩号不合适,刺不中鱼,或者鱼随意吞吐钩饵

截止目前为止,尚未发明出来一款大小鱼都能钓上的鱼钩,小鱼小钩,大鱼大钩,钩太大,钩饵无法被鱼吸食进嘴,漂会有各种小动作,但是提竿总是抓不住口;鱼钩太小,钩饵沉底后,刺不中鱼,鱼随意吸食、吞吐,就算抓口提竿,也很难刺鱼成功;这是其一;

相应的钩号,需要匹配适合的线号;比如袖钩3号,配1.5号以上的子线,光是子线的浮力,就能导致漂组不灵敏;同样,小线大钩,一旦刺鱼成功,是很容易切线的。

问题二、随意调漂,既不找底,也不知道双钩带饵在水底的状态

很多钓友认为野钓是不需要精准调漂的,事实上钓过黑坑,再去野钓的钓友,会发现野钓调漂远远复杂于黑坑调漂;因为黑坑水底地形相对简单,而野外水域,水底高低不平不说,诸如草根、树根、枯枝,还有生活垃圾、乱石等杂物,找不对底,挂底是常态。

其次就是不精准找底,就不能了解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比如双钩是躺底、是触底、是离底?这些不同的状态,对应漂相反馈,就能及时调整,比如双钩躺底,出现顿口、黑漂,那就肯定是死口;比如上钩触底,下钩躺底,上钩中鱼则漂相偏灵,下钩中鱼则漂相偏顿。

问题三、钩距随意定,不好确定鱼层

其实这个问题和双钩在水底状态不同,对应的漂相也会不同是一个道理,很多钓友说,通过推漂,上下调整钓目就知道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到底是怎么精准判断的,很多文章往往是一带而过,其实说白了就是钩距,也就是上下钩之间的距离,一般起始钩距是1.5厘米,依次后推是2厘米、2.5厘米(现在比较精准的子线尺钩距)只有明确自己的钩距,才能谈的上能了解钩饵在水底是触底、躺底、还是离底。

问题四、绑钩的细节没做好

有些钓友说一样的钩号,一样的子线,刺鱼率就很低,很容易脱钩,但是没有切线,拿过来绑好的钩,会发现子线打到了钩柄的后面;子线打到钩柄后面,容易切线是很多钓友都知道事,但是很多钓友都不知道,子线在钩柄后面,鱼吸食钩饵之后,钩尖就不会朝向鱼唇内部,而是会朝鱼唇外面;这也是很多新钓友没有能注意到的细节。

以上就是子线双钩带饵沉底后,最常见的问题,都是小事,小细节,但是很容易疏忽,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脱钩跑鱼。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