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见下文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27000人,300多艘船,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型船队在惊涛骇浪中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几十年以后,郑和的这支船队却销声匿迹了,甚至在史料记载中都难觅其踪迹。那么郑和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宝船,这支船队为何能一次次的穿越风暴平安归来,在那个没有发动机的时代,又是什么赋予了船只的动力呢?
明朝的中国是一个比较喜欢造船的朝代,和用于享乐的画舫是不一样的。公元1403年,朱棣下令,让福建建造137艘船只,3个月后,命江苏等沿海城市建造200艘船只,当时,造船的狂潮席卷了全国。根据《明史录》记录,在短短的四年里,全国上下共建造和修复的船只就达到了1600余艘。
宝船厂,这个作为在永乐年间的造船中心已经开始使用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了,在干涸的作塘里,船只在脚手架上逐渐成型,待船只制作完成,就直接下水运行了。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远航的船队中,除了最大的宝船之外,还有载运贡品的八桅马船、承载给养的七桅粮船和使团成员乘坐的客船共200多艘,浩浩荡荡的在海面上航行。在宝船厂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只长度为11.07米的铁力木舵杆,可以确定,它就是为郑和船队打造的。有学者根据比例进行了推算,能够使用这只舵杆的船只长度应该在17~18丈,大约有55米。
事实上,郑和船队最大的指挥舰的长度远远超过了专家的推测,按照史书记载,郑和一号宝船长度125米,宽50米,这艘船的大小和现在的标准足球场差不多。
郑和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偏僻山村里,他天生就是一个水手,大海使他兴奋,使他血脉喷张。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兵扫除远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郑和的父亲便在这场战争中丧生。逃过一死的郑和被明朝军队俘虏了,后来郑和被送到燕王朱棣的府中,这也就有了郑和以后的故事。由于郑和在一次战争中立了大功,朱棣十分赏识他,提拔了郑和,郑和也成了朱棣身边不可或缺的人。后来朱棣选择了郑和出任下西洋船队的总帅,一个是因为他的忠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具有阿拉伯血统。
郑和的宝船有着最先进的平衡系统,甲板下方隐藏的水密隔舱是宝船永不沉没的奥秘所在。水密隔板将船舱分成了互不相同的舱室,哪怕有一个舱室漏水,也不会影响其他舱室,提高了船只航行的安全系数。隔水舱的设计保证了郑和的船队能在狂风暴雨中安全返航。
在没有发动机的中世纪,船只航行主要的动力便是风。郑和的船队善于利用季风,他们一般都是选择东北季风到来的季节进行出海远航。洋流和季风为郑和船队提供了便捷的动力,但是海上的风向也会有捉摸不定的变化,那么调整帆与船的迎风角度,是应付不同风向保证船只能顺利前进的关键。
由于船只会根据风向和海浪变换航行方向,那么在那个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郑和的船队又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呢?在福建泉州的清净寺,穆斯林人常在这里观察星月的变化,用于判定斋戒的时间。郑和就是利用这些穆斯林人的独特技术来给自己的船队寻找方向的。这些穆斯林人熟知航海技术,而且熟悉星相学的知识,当郑和在茫茫大海上寻找方向的时候,这些擅长观察星象的穆斯林人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船队也就自然可以航行到遥不可及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