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理论概念只要经济增长中的TFP增长率得不到解释,就不能说经济增长得到了完全的解释。而对经济增长的所谓完全解释,资源配置理论就是用可观测生产要素(或者说投人)的变化来解释TFP增长率。
资源配置理论由于可观测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积累是由经济系统的内部机制决定的,因此,资源配置理论用可观测生产要素解释生产率变化和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理论就是将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解释内生化。实际上,资源配置理论这一思想在丹尼森的测算模型中已有表达。丹尼森把TFP增长率分解为三个部分:(1)资源配置的改善;(2)规模收益;(3)知识进步。资源配置理论其中前两个部分都是由投人产生的:
资源配置的改善实际上是前面讨论的投人同质性假设产生的误差,而规模收益则是前面对投人定义的结果。资源配置理论只有第三个部分,丹尼森认为无法侧量,资源配置理论而将其表示为余值。这部分代表知识进步的余值在美国1929-1948年的经济增长中占据了27.2%的比重,也就是说,资源配置理论在上述丹尼森测算的占经济增长54.9%的TFP增长率中,资源配置理论有大约一半得到了解释。资源配置理论下面将要讨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资源配置理论则集中于用投人解释知识进步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