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形成的社会关系特点(如何理解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关系)

教师与学生形成的社会关系特点(如何理解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关系)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2-23 23:53:45

教师与学生形成的社会关系特点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教师处于主导者地位。而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能否处理好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递者,学生是接受者。因为在知识上教师是知之较多的人,而学生是知之较少的人。在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方面教师都比学生经验丰富,所以要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但是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全面发展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整的人。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由不知到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最终目的是促成学生不再依赖老师。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受到各种法律的保护,他们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在人格上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

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师生关系既不能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关系,也不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系,而是要两者和谐相处平等共处。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影响,更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所以在师生关系中存在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