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多用比喻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文章摆脱了一般描绘月色的方法,显得清新、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月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里无一处写月,但又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从而描绘出一幅清新、秀美的月下竹柏图,创造了一个冰清的玉洁,空明如水的月光世界。苏文写的是景,但景中有情:“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表明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月色的美好不也反衬了作者境遇的凄凉吗?最后“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词语之中。面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优雅。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