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依次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以下是每个级别的考试内容:
1、乡试
乡试是由县里组织的考试,内容为策问和作文。策问是指以政治、社会等问题作为主题,对参加考试者进行论述和思考;作文则是要求参加考试者根据所给的题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考试时间为一天,考生考试完成后须在当天晚上离开考场。
2、会试
在通过乡试之后,参加考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试机构进行的,通过会试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会试的内容为诗文和经义,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功底和经典修养。考试时间为一天,考生需要在当天晚上离开考场。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由翰林院组织实施。殿试的内容包括诗、赋、经义和策问等,考试难度和范围更广。参加殿试的考生数量较少,最终的考试成绩将决定他们是否有资格成为官员。殿试通常会在几天内进行,考生需要在考试期间一直待在考场,除了吃饭和睡觉外,不能离开考场。
总体来说,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以经义为核心考察内容,但也注重文学才能、政治素质、社会思潮等方面,所以考察的内容十分广泛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