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过哪些三十六计(曹操所用计谋有哪些)

曹操用过哪些三十六计(曹操所用计谋有哪些)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2-23 12:54:35

曹操用过哪些三十六计

曹操是三国时期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有宏远的政治理想,眼光长远,思想缜密,是不可小觑的人才。曹操在计谋方面,最能体现其政治远见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里的天子是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董卓废掉汉少帝而立的傀儡皇帝。196年,汉献帝东逃,谋士沮授向袁绍献计,留住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无政治远光的袁绍拒绝了这个计谋。与此同时,荀彧向曹操建议:“挟天子可以拢络群臣,可以让百姓心安。”曹操自觉此计甚好,立马赶至洛阳,把献帝接到许昌,从此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

接下来不得不说的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奠定曹操历史地位的决定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用火烧掉袁军粮草,打败袁军十万大军。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在此次战役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谋,为他的军事生涯写下最辉煌的一页篇章。

曹操的计谋还有很多,例如反间马超和韩遂,具体就是:曹操先跟韩遂拉关系,让马超起疑心,然后背地里再给韩遂信,马超来到韩遂处看到信,怀疑韩遂,两人之间再无信任可言,反间成功。还有祢衡之死,祢衡是汉室忠臣,曹操想杀死他,但又不想背乱杀贤臣的骂声。于是把祢衡派到刘表处,想借刘表之刀杀他,刘表自然明白曹的意思,又派祢衡到黄祖处,黄祖不负众望杀了祢衡。

曹操的丰功伟绩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创建者,“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气度不凡、有勇有谋,被后世评为“乱世奸雄”。在三国时期,留给后世典故最多的,非曹操莫属。他却生于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的才智和野心,注定他被赋予结束这个乱世纷争的历史使命,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但一生对汉室很忠,对汉末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尊敬爱戴,至死只封魏王而未称帝,终身只是汉室的臣子。

曹操20岁初入仕途,任洛阳北部尉,拥有一腔热血想利用法律来挽救没落的汉朝,但形势严峻,各地战乱,自己也无能为力。黄巾起义爆发时,屡建奇功,组建青军,以治乱世。破袁绍、袁谭等大军,维护北方的安定团结。与刘备、孙权对峙,势必完成结束战乱、统一全国的霸业。

曹操为安定民生,实行许多政策恢复北方的经济与农业。发布屯田制,扶持农耕,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解决军粮问题,使得经济农业等方面逐渐恢复。善用法律,恢复租调制度,维护小农利益。抗击匈奴,维护北方边疆人民安全,巩固国家领土。爱惜人才,对敌方的将才不计前嫌,为自己所用,并广发求贤令,吸引人才。曹操的功劳之多,数不胜数,为曹魏的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历史上关于曹操的评价贬大于褒,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占足了反派的戏份,他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身上展现的品质也是耐人寻味。首先来看看为什么三国演义不喜欢曹操,罗贯中将他负尽天下人、敏感易怒、多疑善变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而与他相反的就是关公关二爷的义薄云天。因为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来说,曹操曾是东汉的丞相,但是一朝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小人和叛徒,而刘备、关羽之辈则是名正言顺的汉王朝继承派,人家刘备身上有汉族血统,争来争去不过还是汉朝的江山,曹操就不一样的,曾经是人家的臣子,一朝想成为王,不就是大奸大恶之徒么,师出无名。

曹操因为多疑杀了热情待他的吕家父子,说出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让人感受到他了冷血无情的一面,使他奸诈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纵然是关羽,也有性格上的缺陷,他极为自负,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要考虑三国演义作者是一个明朝人,他处于封建社会的体系之中,夹杂了太多个人喜好观点。因此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要客观的评价曹操这个人,每个人关于正义和邪恶的考量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能够看得到,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他的魏王还是死后封的,有人说这正是他奸诈的表现之一,因为他不想自己承受万世骂名,就让他的儿子来做这些事情。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