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衣食无忧,还要密切关注孩子情绪方面的变化,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法,让孩子消除负面情绪,在健康、自信中成长。
2.做孩子的倾听者家长需要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能够在平等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倒”出内心的“苦水”。当孩子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就会让内心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此时,家长再对孩子进行“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地接受家长的建议。
3.做孩子的赏识者优秀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孩子普遍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证明自己,获得家长的赞扬和肯定。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活动,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进而消除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
4、学会适当“沉默”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其逆反心理会不断增强,尤其到了6~7周岁,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家长的过度关注和订正会被孩子认为是一种“唠叨”,家长无休止的“说教”会成为孩子的“负担”,激发孩子的反抗情绪,家长“指东”,孩子“往西”,这样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容易影响亲子感情。因此,家长需要学会适当“沉默”,给孩子留出“反思”的空间,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5、胆小、缺乏自信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孩子长期生活在家长的监督中,家长总是从长者的角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指正,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犯错误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孩子。为避免自己被指责,孩子面对一些行为或活动时会选择逃避,表现出怯懦的心理特征。
6、敏感、自卑
孩子在进行各类活动时若经常遭到家长批评,其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对自己当下的行为进行审视,而是对自己的本质产生怀疑,这也很容易造成孩子对家长教育信息的错误解读,认为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是对自己的批评。这种敏感的心理感知力将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敏感和自卑,将他人善意的信息解读为对自己的讽刺和嘲笑。
7、投机取巧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过多的指责和批评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获得的是一种有条件的关爱,使得孩子通过某些行为刻意地取悦家长,希望以此获得家长无条件的关爱。但是,当孩子发现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消除家长对自己的批评后,就会想方设法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心愿,比如自吹自擂、说谎等,久而久之便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自己虽然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但也需要给孩子必要的尊重。首先,家长要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打破亲子之间的“从属关系”,消除自身的“优越感”,这样才能实现家长和孩子之间对等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要在教育语言方面做出转变。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很少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和家长的沟通是平等的,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