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如下:
1、场地选择。冬暖棚建造成本高,设计较复杂,建后移动困难,所以要选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浇排水及时、最好离市场近的地块为好。
2、布局合理。为便于集中管理、看管,有利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便于集中销运和传播技术,应以村为单位集中地块进行规模化生产。棚与棚之间为防止遮闭,距离应不少于8米,最好为16米,这样棚间可综合利用,适当建造部分阳畦和小拱棚,以形成一个优良的小气候环境。
3、棚的方位。以面向正南、东西方位为好。因为冬暖棚主要生产期是12—3月份,这个期间正南方向上午见光及时,全天见光最多,而偏东和偏西都不好,特殊情况如有地形限制时可偏东或偏西不超过5度角。
4、建造时间。大棚内的秋冬茬栽植早,最早可在9月份,所以应在9月底建好,如定植晚做冬春茬栽培也应在10月中旬建完,以使墙体干透,有充足时间进行定植前的整地、施肥、熟化土壤及“烤地”工作。
5、棚的大小。棚长以50米为宜,不足50米总体空间小,不利于保温;超过50米因棚太长,运送操作不便,揭草帘需时太长,缩短作物见光时间。
棚宽以6—7米为宜,超过7米则需加高后墙和后柱高度才能保持冬季最佳阳光入射角,而且不经济,费工、成本高,如小于6米则种植面积小,也不实用。
棚高即脊高,以3米为宜,如高或低10厘米,则会破坏总体设计,造成人力物力浪费。高度确定后,后柱至后墙距离以 1.4—1.5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