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斑龙的外貌(描写变色龙的特征和外貌怎么写)

描写斑龙的外貌(描写变色龙的特征和外貌怎么写)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1-19 01:21:10

描写斑龙的外貌

科学家最早描述命名的恐龙是斑龙,他身体庞大站立时有3米高,他也种极其残的肉食恐龙。经常利用掌上和是上的利爪对其他动物进行攻击,和扭椎龙一样,斑龙也生存于侏罗纪中期,它的化石在几个国这都有发现,但都不完整。

斑龙的体形

斑龙可能比扭椎龙更长也更壮,头部长近1米,它还有厚实的颈部,前肢短而健壮,后肢有力,古生物学家根椐发现的斑龙足迹的两足间距推算,认为斑龙的后肢长应该近两米,它的“手指”和“脚趾”上长着尖利的爪,有了强有力的武器。他会捕食更大的食草恐龙,已发现的斑龙遗骸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着其它兽脚类骨骼的破片,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完整的斑龙骨骼,因此许多细节都只是揣测。

斑龙的颌部

斑龙的头部很大,上下颌有力,牙齿弯曲,像切牛排的餐刀一样,顶端有锯齿,用于咬食新鲜的猎物。我们对于斑龙颌部的这些了解全来自于第一块出土的斑龙下颌骨化石,其上长着巨大的弯曲牙齿,由此可见,斑龙一定长着又长又深又大的头部,从化石上推测旧牙脱露就会有新牙长出。

斑龙的生活形态

依斑龙的走步距离判断,其行进速度约为7千米/小时。但当它发现温和蜥脚类草食性恐龙,就会迅速奔跑,就会改走为跑,它的脚趾不再朝内弯缩,反而伸张开来,其骨骼、肌腱与肌肉瞬间发生变化,正是由于这个变化,其后肢及脚趾才能立刻调整,并出现一足置于另一足前方的敏捷跑姿,同时尾巴也会举起来以保持身体平衡,但斑龙的体形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奔跑。

斑龙的脚印

人们曾在英国剑桥附近一个灰石坑中发现了许多恐龙足印化石,经研究推测是斑龙的足迹,这种恐龙并非是行动迟缓趔趄摇摆的动物,根椐解剖结构推断,它竞跑时最高时速将近30千米,应该算上是一种行动敏捷的动物,开始出现足迹可能是姿势摇摆,后来逐渐顺畅,高速的竞跑足印,好像这只恐龙相准了目标,正追逐某只草食性动物。

斑龙的出土

英国地质学家巴克兰在1824年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恐龙的科学报名,并报道了一块在采石场采集到的恐龙化石——斑龙的下颌骨化石。巴克兰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爬行动物。并将其命名为“斑龙”,而“斑龙”之名的拉丁文原意是“采石场的大蜥蜴。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