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原是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流域游牧民族,建立辽国后设置五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林东)、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辽上京、中京城(见辽中京)遗迹尚存,辽陵在上京附近。辽南京城是明清北京城的最早基础,附近有大批辽墓、 辽塔(北京天宁寺塔、 易县泰宁寺塔、涿县智度寺塔等)。从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木构楼阁可以清楚地看到辽对唐代建筑的继承关系。辽宁义县的辽代奉国寺大殿,是现存古代最大木构建筑之一。西京大同及其附近,留存下来一批珍贵的辽代木构建筑,如华严寺下寺薄伽教藏殿、善化寺大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等。释迦塔历经地震、大风、炮击的危害,屹立近千年,为中国仅存的大型木塔。整个说来,辽代建筑保留了浓厚的唐代作风。但是密檐砖塔则很特殊,形制多是实心,底层立于须弥座、平坐勾阑和莲瓣之上,塔身八角或六角,仿木构的斗、柱、枋、门窗,上作层檐。辽塔一般色白或浅黄,极醒目。金代颇多仿建。金朝立国后,先建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中都大兴府(今北京,见金中都),最后迁至南京开封府。中都建设规模宏伟,宫殿用汉白玉为台基栏杆,绿琉璃瓦,色彩强烈,装饰华丽,奠定了元、明宫殿建筑的基本风格。现存重要的金代建筑有大同善化寺的三圣殿和山门,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朔县崇福寺,繁峙岩山寺等。后二者还保存大幅金代壁画,是现存最早的寺院壁画遗物。金代统治者崇儒,修复曲阜孔庙,又修理诸岳庙、渎庙和后土庙。重修后留下的镌刻平面图碑,是关于古代建筑群的重要资料(见金后土庙碑)。金代建筑颇富创造性,所谓“制度不经”,如采用大额承重梁架,大量减柱移柱(如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对元代建筑颇有影响。宋、辽、金时期仿木砖作常见于砖石塔、砖石墓室。侯马金代董氏墓中的砖雕舞台场景是中国剧场建筑的最早资料。南宋偏安江南,以杭州为“行在”,改称临安,发展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其他重要城市有成都、襄阳、寿州、明州、广州、泉州等,后三者是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有大量阿拉伯侨民,建立了最早的清真寺建筑,如广州怀圣寺光塔等。现存苏州的平江府图碑和桂林的《静江府修筑城池图》刻石,是宋代州府级城市的子城制度的实证。福建盛产花岗石,石工技术精湛,自五代至南宋,福建出现石造塔、桥甚多,如北宋泉州洛阳桥、南宋漳州虎渡桥和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保持汉族固有建筑传统,但无大规模建设。木构建筑有较强的地方特色,风格含蓄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