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布局详解和做法(谋略布局案例100例)

谋略布局详解和做法(谋略布局案例100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1-16 08:03:08

谋略布局详解和做法

谋略,根据出谋者和用谋者的不同,分为自谋和他谋。自己出谋自己用,是自谋。自己出谋,让别人用,就是他谋。无论自谋、他谋,都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布局。

想写好一篇文章,需要谋篇布局、搭设框架、理顺逻辑。想下好一局棋,同样需要谋划思路、总览全局。现代商业活动中,战略定位、战术打法、资源整合等概念亦层出不穷。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布局的吧。

谋略论的精髓,正在于布局。布局的整体框架是:局前分析、对局或作局、入局、结局。

布局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精准的局前分析,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阴阳分析与生克分析。

阴阳生克、相加相减,无论成败,都会对原来的事物格局产生影响。总之,阴阳、生克、加减、成败,构成一个循环的框架,一个闭环模式。

阴阳生克是考察与分析,加减是制定行动方案,成败是方案实施的结构,回到阴阳,是对结果作出评估,消除谋略结果对可能带来的阴阳失调的负面影响。

这个模式的起点就是分析阴阳,是构思谋略的第一步,分析阴阳也就是察势:人势、地势、时势、事势、名势。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说,效果不同。同样的人,说不同的事,效果也不一样。事势大,效果大。

时机把握也极为重要。正所谓"蛟龙未遇,潜水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近年来小米雷军一句:"风口上的飞猪",也可见时机的重要性。

地势在军事、商务上都非常重要。山谷里的树,还不如山顶上的小草出风头,就是地势使然。有些事,在甲地办不成,在乙地就容易办;另有一些事,在乙地是大事,在甲地就成了小事。

至于名势,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回到开头那一段三顾茅庐的疑问。诸葛亮之所以深藏不露,迟迟不肯出山,是因为他绝不只想当一个职业谋士,而要做管仲那样的丞相。这是他自谋的一部分。让刘备三顾而见,在于考察对方的诚意和对自己的需求程度。若是刘备抱着一种见不着就算了的态度,那就表明自己在他心目中没有地位,对自己的需求很低。在心中没有地位,那就在政治和军事上没有地位。对自己需求程度低,就随时有可能抛弃自己。

而作为他谋的"隆中对",诸葛亮提出的建国大纲可用八个字概括:"建基西川,联吴抗曹。"这个八个字,绝非心血来潮,满口胡说。而是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大势、力量对比、阴阳生克关系的深刻洞察。

他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不臣),孙权占有地利(长江天险),刘备占有人和。这是三国鼎立的基本依据,没有这个根据,就没有刘备的前途。天、地、人三道,各得一道则三国分立,三道兼得才有可能一统天下。三家之中,谁可首先具备这三道?在诸葛亮看来,是刘备。

三道之中,最难得的是人和。没有地盘,可以争取,没有时机,可以等待,但人和,更多的是道德情操问题,不能说有就有。这个分析,曹操也可能做过,他一直没有称帝,是个功利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他也怕过早的去掉汉室的装饰,丧失天时之利。

诸葛亮的以上分析,就是阴阳分析。阴阳,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形势分析、趋势分析。

阴阳分析之后,就是生克分析。生克分析首先要区分主体与客体。谋略学上的主体即是"我",可以是我自己,也可以是我们。而客体,即是"我之对象",适合于第二和第三人称的单复数的其他人、非人格的自然与社会存在物。

其次还要对客体进行区分,区分为与主体相生的客体或与主体相克的客体。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