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三与后三三的典故(佛教前三三后三三怎么解释)

前三三与后三三的典故(佛教前三三后三三怎么解释)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12 07:03:15

前三三与后三三的典故

前三三和后三三均为成语,其典故分别如下:
1. 前三三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将项庄因被项羽背叛而愤愤不平,想要报仇雪恨。一日,他来到同为楚国人的范增家中,举起范增的儿子问:“这是你的儿子吗?”范增“当然是。”项庄又举起范增的女儿问同样的问题,范增依旧回“当然是。”项庄听后想了想,又指着范增的小儿子问:“这是你的儿子呢?”范增回“当然是。”项庄笑着说:“我问了你三次,你都没有半句假话,你真是一个忠良。”这就是“前三问”、“前三三”的典故,后来成为表现人品正直、忠诚可靠的成语。
2. 后三三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湾的道士,他喜欢读书并在一处山岳隐居。有一日,王湾的弟子问他:“老师,您最爱的三本书是哪三本呢?”王湾想了想,回答说:“《易传》、《毛诗》、《论语》。”这时他又突然出声道:“不行,不行,还有《庄子》、《列子》、《唐诗三百首》。”看到弟子一脸惊讶的表情,王湾解释道:“我刚才回答的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三本书,但我的爱好很广泛,总不能只读三本书吧。”这就是“后三问”、“后三三”的典故,后来成为表现心胸开阔、知识广博的成语。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