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只会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者思路去进行思考与分析。
许多“高分低能”的孩子,都是被惯性思维所耽误,在学校只知道一个题目对应一个答案。进入社会之后依然被影响,只懂得用一种方式处理问题,完全不懂得变通,致使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惯性思维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改变,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某种思考模式,已经被这样的模式挟制在枷锁中,自己很多时候就察觉不到了。
这就好比饲养大象的人,通常会用粗绳子拴着小象,而用一根细绳子拴着大象。原因在于小象从小就用一根粗绳子拴着,无论小象如何挣扎都没有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被束缚,长大之后哪怕仅仅用一根小绳子拴着,这头象也不会有任何挣脱的念头。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中,自己是没有办法挣脱的。
惯性思维对孩子主要有两大影响:让思维局限化和缺乏想象力。
凭借固有经验形成模式化的思维,也许能培养出一个非常懂事、顺从的孩子,但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孩子一旦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无论他怎么长大也依旧是什么都不懂的幼稚儿童。此外,如果孩子被书本上的知识固化,那他的思维更多的也只是按照固有模板去思考,难于突破过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脱离了书本之后,无法应对多样化的现实状况。就是因为知识虽然扩大了他的认知领域,但却造成了思维局限化。
其次,惯性思维极大程度地伤害了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不仅是孩子快乐成长的重要基础,更是成功和智慧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旦孩子失去了想象力,那么他也失去了思考的欲望和能力。对未知的事情不会产生好奇,求知欲低,不愿意再动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