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各展厅文字介绍(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每个馆的介绍)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各展厅文字介绍(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每个馆的介绍)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3-04 07:35:51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各展厅文字介绍

第一展厅: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

进入展厅,有一组单色群雕——运河的开凿者。开凿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从文献上记载来看,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从邗城到末口的邗沟。在“古运河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从末口到邗城(即今天的扬州到淮安)一段,全长150公里,是最早就文字记载的一条人工河道。

用人物雕像、历史图片展现运河连接中国五省四市、贯通五大水系,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第一展厅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是博物馆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文物。

第二展厅:大运河的利用

开凿大运河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吴王夫差要北上争霸,为了运输人马和粮草,所以开凿了邗沟。但是到隋唐以后,大运河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经济方面。有一张船票特别有意思。是清朝末年的一张船票,上面印有“顺风快利”四字,表达了商家希望一帆风顺,早日获利的美好希望。还写明了收款的一些项目清单,以及提醒顾客保存好随身所带行李的提示等。既是明白消费,又有温馨提醒。 从隋朝,唐朝,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清两朝,建都在北方的中央政府都需要江南地区的漕粮供应。大运河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一个庞大的漕运帝国,对中央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展厅内最具历史价值的是清代“苏州府”官斛,这种木制锥形器皿,是当时政府向百姓收粮用的一种计量工具,过去运河上都是漕船载粮,交粮时将米由舱内取出用斛量,叫“起米过斛”。一斛相当于五斗,约三十五点八公斤。还有一幅七百多平方米的环形银幕,十八台投影仪播放着当年运河漕运宏大场面,气势壮阔。

第三展厅:大运河(浙江段)申遗陈列厅

本展厅从浙江段运河的河道变迁、遗产价值、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展示。浙江段堪称“活着的文化遗产”,是跨流域的大型水运体系,涉及太湖、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等自然水域,构成复杂,迄今仍承担着繁重的航运任务。

展厅地上是一条流动的运河,闪闪发光。原来,这里用微缩模型做出了大运河及两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第三展厅还有个“模拟运河之旅船舱”,坐进去,能看到实景拍摄的大运河沿途风光。

第四展厅:运河文化

山东聊城面塑、江苏扬州剪纸、江苏无锡泥人等运河边城市代表物品摆放到一起,足见大运河孕育出的两岸文化之丰富。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